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大全 > 5000字史记的读书笔记

5000字史记的读书笔记

10号之前都在线等答案,最好
被浏览: 0次 2023年07月02日 13:41
热门回答(2个)
游客1

  据司马迁的自序,司马氏的最远之祖可追溯到颛顼时代的重黎氏(这当然在讲神话故事),周代传到了程伯休甫(程是封邑,伯是爵位),周宣王之后,被贬为司马氏(司马原是周代的官名).到了东周的时候,他们这一家族又去投奔了晋国(当时东周先后发生王子姬叔带等作乱的事情),最后又趁乱跑到了梁地(仍在晋国境内).这以后司马一姓就在整个中国分枝生根,形成了许多郡望.司马迁的先祖乃是在秦国的司马错,后经历变乱,子孙辗转到了夏阳一带(即之前所说的梁地).汉武帝的时候设立了太史令一职,因为司马氏祖沙上出了不少史官,所以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便得到了这个职务.我们平时所说的太史公其实是司马迁在书里对他父亲的尊称,但由于他所谓的父亲的话有不少是他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也就把司马迁本人称为太陆稿史公了. <史记>花了很久才写成,在这期间,作者也因为李陵事件被阉,成了宦官,这大概是著述生涯里最惨的一个例子吧. 从司马迁的书来看,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很严谨并且十分抗直的人,他为写这本书,做了不少准备,而且有一点也不好忘记的,就是他父亲司马谈在之前也替做了不少的工作,使得他后来的写作更加快速. <史记>最可以称道的是构建了一套新的史书体制(后世如<汉书>等虽然都有自己的体例,但其本原还是可以追求到<史记>上的).这是一次真正的创举,即使他借鉴了以前更古老的史书形式(老本的几部史书似乎都不像可以给他启发,但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看到的东西已经很少,而他那个时代,虽然经历了秦汉交替的变乱,民间和政府却还有很多古本流存). 在现代的中国,<史记>几乎是被视作是一部文学作品在看待.不错,就文字来说,<史记>的确很清新,但就其文学价值来说,却还没有后世的一些史籍大.它里面有许多新鲜的叙事方法,然而之所以会新鲜,只是因为它是一部开宗立派的史家巨作,里面一切手法只是为了确立这个目的而用.后世有许多文学作品借鉴了<史记>的一些笔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由此却不能推出比---因为文学移植过<史记>里的不少东西,我们就连带推论说<史记>本身就是一部绝妙的文学典籍,这简直在开玩笑.这些论调里面最有力的支持者是鲁迅,他说过<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就因为这句话,给很多人壮了胆.然而鲁迅还有一句是史家之绝唱,这才是他真正强调.<史记>尽管像离骚一样重要,但那只是在史籍中,并非它真的成了文学典籍里的另一部<离骚>. 在此,我想评论书里面的几个人物 第一位是留侯张良.他出身很富贵,也遭遇很多不幸,最后终于改掉了最初的莽撞脾气,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些在苏轼<留侯论>里也有所叙述.但是我们看他的传记,却发现,当他改掉了莽撞的脾气后,就成了一个圆滑的人.至少是内心深处是圆滑的.他会想怎么明哲保身,他会故意卖傻去学仙. 第二位是刘邦.书里有讲他一些神奇传说(当然是胡扯),不过他本人的确是个很奇怪的人.他毛病多得不行,贪财好色好酒,又爱骂人,不讲道义,但却有足够的眼光(当然这种眼光的选择中,含着不少投机成分).东汉初年的马援曾对自戚困己的首领的隗嚣说,汉光武帝刘秀什么都好,就是太知礼守法,不如刘邦这样无赖.隗嚣听了很生气,以为马援在捧刘秀.其实马援当时或许说的实话,因为刘邦就是靠这一份无赖才成就了西汉大业. 第三位是孔子.孔子的大名叫了几千年,子孙也繁衍了五六十代,他在中国的地位实在盖过了几乎所有的帝王.然而我却不知道他原来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猛士,是一个喜欢策动叛乱的革命分子,他的身世有人说是私生子,这或许是真的.他有哥哥,但不同母亲.他的生母比他父亲小很多,两个很可能是私通生了他. 我从书里还得到了一些知识,就是中国的苜蓿是张骞从西域的大宛国带来的.大宛的汗血马很有名气.而大宛的宛'字读做鸳. 刘邦赢得应该,我歌颂刘邦 项羽和刘邦都是上千年前的人物了,现代人依然会对他们评头论足,可见二人的魅力,要是他们是现代人,那fans团绝对超过超级女生!这就是古人的魅力吧!
  但是对项羽和刘邦褒贬不一,大多数人是歌颂项羽,而贬刘邦。这可能也是推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最好早仔孝例证,但是我不这么想,我依然要歌颂胜者刘邦!可能现在人歌颂项羽就是因为项羽单纯,仁慈;而刘邦傲慢,轻视别人,心计很深。但是这在古代刘邦的特点应该是标准帝王特点,并且刘邦善于用人,而项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正如刘邦对高起和王陵所说,他取得天下的原因就是任用了张良、萧何和韩信,而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用。就这点我完全可以说刘邦取天下当之无愧,值得我去歌颂!并且,刘邦成功脱离鸿门宴,可见刘邦的智谋和周围人对他的忠心,这样的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应该得天下。 项羽呢?在临死一刻也不承认是自己的过失而失去了天下,认为是老天要亡他,看到这,我真觉得可气,至少这点项羽就不值得我们学习! 即使让项羽得到了天下,或许也会想秦朝一样很快亡国。虽然项羽并不残暴,但是他不能选贤用能,嫉妒心理强,听信谗言,说起来很象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让这样的人得天下,诸侯不会信服,谏臣无法在朝中立足而投奔诸侯,战乱同样一触即发,苦的可还是百姓啊! 刘邦得到了天下,把天下治理的很好,虽然依然有诸侯的反叛,也如昙花一现,没有影响百姓的安居乐业,国家的繁荣富强。就是大汉朝带来了中国最强盛的时期!这样一个建国君主,太值得人们歌颂了!我更是要歌颂他!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同样赢得了当时的民心,他的成功是民心所向的结果,这在《史记》中用详细记载。不仅民心,刘邦更得了臣心,使各地贤能之士都归附他,这也是的得天下的必要条件之一,他得天下我认为是最好的结果。
  刘邦和项羽要是是现代人,确实项羽会更受欢迎,因为他的单纯、仁慈是最受现代人欣赏的,但他们必定生活在古代,是帝王的人选,因此我歌颂刘邦!
  \以上三点,乃吾读《史记》之薄见。今之习作乃学其笔法,初学之笔,难免浅陋,还望多批评,指教。

  ——《武安罢朝出止车门》读书笔记

  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韩御史良久谓丞相曰:“君何不自喜?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曰:‘臣以肺腑,幸得待罪,固非其任,魏其言皆是。’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魏其必内愧,杜门齚舌自杀。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武安谢罪曰:“争时急,不知出此。”(《史记 . 魏其武安侯列传》)

  学习体会:
  武安侯丞相田蚡开完了廷辩会,出了止车门,叫御史大夫韩长孺上了他的车,生气地说:“同你韩长孺一起对付一个秃顶的老家伙(魏其侯窦婴),你为什么骑墙两边倒?”韩御史沉默了一会儿才对田蚡说:“你怎么这么不自爱呢?本来,魏其侯诋毁您,您就应该摘下帽子,解开系印的带子,把相印交给皇上,说:‘臣下田蚡,由于陛下对亲戚的信任,勉强担任丞相的职务,实在是很不称职的。魏其侯的话都对。’这样,皇上必定赞赏您谦让的美德,增强对您的信任;魏其侯呢,一定心里愧疚,闭门咬舌自杀。可是,刚才人家说您的丑话,您也说人家的丑话,譬喻起来,就像商贩、小孩、无知妇女吵嘴一样,怎么这样没有大臣的体统啊!”武安侯听了,才承认自己做得不妥当,说:“争论的时候,我急了,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窘态。”

  《魏其武安侯列传》写景帝母亲(文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和景帝王皇后的同母异父弟武安侯田蚡两人之间的矛盾斗争。这段文章描写的是在汉武帝主持的廷辩结束后,田蚡和韩安国的一段对话。从田蚡对韩安国的训斥中,可见田蚡为官凶狠;从韩安国的解释中可见他诡计多端,处事圆滑。两人的对话反映了当时宫廷内部同僚之间的相互倾轧与无情争斗,同时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的丑恶。
  文中“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的话语,值得进一步思考。在皇帝和众臣面前,谁是谁非,自有公论。两人互相诋毁,不但有失大臣体统,其结果是两败俱伤。人与人相处,无论是同僚,还是同事,若有事关重大的矛盾,可以分清场合,讲究方法,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伤各自的体面;若是枝节小事,就应该谦和忍让,这样对人家是一种爱护,对自己也是一种珍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安国的思想方法也有值得借鉴一面。

  注释:
  (1)“罢朝”,这里指廷辩结束。
  (2)“止车门”,宫禁外的一个门。群臣不能在门内乘车,入朝应在门外下车。
  (3)“老秃翁”,指魏其侯窦婴。
  (4)“首鼠两端”,骑墙,两边应付。这里指韩安国在廷辩中,既说:“魏其言,是。”又说:“丞相言,是。”“首鼠”,与“踌躇”同义,指亦前亦后,观望不前,实质上是两面取巧。
  (5)“自喜”,自爱。“绶”,系印环的带。
  (6)“肺腑”,比喻用法,这里指和皇家的亲属关系。一作“肺附”。
  (7)“待罪”,做官的谦称,说自己并不胜任,随时等着受处分。
  (8)“上”,皇上,这里指汉武帝。“多”,赞赏。“让”,谦让。
  (9)“愧”,同“愧”。“杜门”,闭门。“齚(ze则)”,咬。
  (10)“贾”,商人。“竖”,童仆,小使。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史学方面姑且不论,文学方面,它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nb

  《孙子吴起列传》记叙了孙武、孙膑、吴起三个人的事迹。

  史迁的笔法,既是文学,又是历史,可以用《论语》说的“文质彬彬”来形容。但是他在序中说“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云云,又大谈孔子作《春秋》之意,可知《史记》绍叙《春秋》之意甚明,而史迁隐隐间也是以孔子的继续者自居的,因此要想知史迁作《史记》之本意,此节不能不明。他说:“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虽然紧接着立即说:“而君比之於春秋,谬矣”,虽然表面上看来是自认不能比《春秋》的,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孔子作《春秋》,也是秉着“述而不作”的宗旨,则自能见其真相何在。再考虑到司马迁是董仲舒的学生,公羊派的嫡传弟子,则更可知:《史记》一书,绝非是一本简单的记叙历史事实的著作,也并非如同史迁表面上说的,不过是“整齐其世传”而已,而是包涵着司马迁对“古今之变、天人之际”的理解的一本书。它不仅仅记叙了历史的事实,更是要借着这些思想阐明作者的一些思想与理念。

  这种用意的痕迹,在《史记》中处处可见。

  孙武传中,史迁只用浓重的笔墨记载了一件事情:孙武斩美人。其字数不多,兹录于下: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古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原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细细读完孙武的传记,有几个问题,我们不能不问:

  孙武事迹不见《春秋》等书,史迁为何断然认定孙武之存在?史迁言孙武有西破强楚,北威齐晋之赫赫武功,为何却只浓墨记载着他斩美人取信吴王的事迹?孙武斩美人之后,吴王知其能用兵,于是用他为将,为何孙武却因为吴王不愿意来阅兵,便要说“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我们须得知道,吴王后来重用孙武,不能谓“不能用其实”,而当时孙武究竟说过什么话,倒更可能是史迁的创造!

  说司马迁捏造史事,那是阴谋论者的有罪推定论,自然不必去理会。但是如果我们谨慎的怀疑,司马迁在整理史料时,有过用心的选择与采信,相信也并非全无道理的诬枉之辞。

  否则,如果说史迁只知道孙武子斩美人这么一件值得记叙的事情,就相信了历史上确有孙武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多少有点不可思议。我倒更倾向于相信他当时知道的史料,比今人接触得更多——在没有足够的证据否定司马迁的判断之前,基于一种历史的信仰,我认为更好的选择,是谨慎的相信他。

  那么,如果我们相信司马迁有足够的证据相信孙武的存在。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又当如何解释呢?

  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司马迁“述而不作”的内涵,只须通过分析“孙武斩美人”这一事件之本身,就能大约猜出原因。

  司马迁通过“孙武斩美人”一事的记叙,使得孙武神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自然也是司马迁选择这个故事的原因之一。但是一句“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暴露出这个原因,并非是惟一的原因,甚至可能不是主要的原因。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读出来的情绪,有轻蔑,有骄傲,也有淡淡的失望,颇能显示孙武睥晲一世的神态。如果吴王最终不用孙武,自是妙笔。但是后文说的却是“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那么说吴王“不能用其实”,竟是冤枉了他。

  司马迁为何要一面借此故事来展现孙武的风采,一面却要让他说些过份之辞,冤枉吴王呢?究竟是行文不慎,还是在这个故事中,另有玄机呢?

  的确是另有玄机,而玄机便在“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这一句话上面。相同的话,在《孙子吴起列传》之前的《司马穰苴列传》中也出现过。两个紧紧挨着的列传,两个著名的兵法家,说着一字不差的话语。孙武是斩美人,司马穰苴是斩监军——如此简单相似的故事,一再出现,实在让人不能不怀疑司马迁的用心。

  (我的大意,是认为司马迁写孙武,实际上是在悼念一种逝去的贵族治军遗风,是在赞美将领在军中所拥有的浪漫权力。而说“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这句话,实际上是借孙武之口,对汉帝的责怪。但是这写这样的史论,需要大量查阅资料,特别是要解释为什么史迁是在说汉帝,更是需要旁征博引,方能有说服力。何况,我也不能确认我的感觉是不是一定正确,所以这一篇,我就先断在这里了。)

游客2

据司马迁的自序,司马氏的最远之祖可追溯到颛顼时代的重黎氏(这当然在讲神话故事),周代传到了程伯休甫(程是封邑,伯是爵位),周宣王之后,被贬为司马氏(司马原是周代的官名).到了东周的时候,他们这一家族又去投奔了晋国(当时东周先后发生王子姬叔带等作乱的事情),最后又趁乱跑到了梁地(仍在晋国境内).这以后司马一姓就在整个中国分枝生根,形成了许多郡望.司马迁的先祖乃是在秦国的司马错,后经历变乱,子孙辗转到了夏阳一带(即之前所说的梁地).汉武帝的时候设立了太史令一职,因为司马氏祖沙上出了不少史官,所以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便得到了这个职务.我们平时所说的太史公其实是司马迁在书里对他父亲的尊称,但由于他所谓的父亲的话有不少是他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也就把司马键雀闷迁本人称为太史公了. <史记>花了很久才写成,在这期间,作者也因为李陵事件被阉,成了宦官,这大概是著述生涯里最惨的一个例子吧. 从司马迁的书来看,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很严谨并且十分抗直的人,他为写这本书,做了不少准备,而且有一点也不好忘记的,就是他父亲司马谈在之前也替做了不少的工作,使得他后来的写作更加快速. <史记>最可以称道的是构建了一套新的史书体制(后世如<汉书>等虽然都有自己的体例,但其本原还是可以追求到<史记>上的).这是一次真正的创举,即使他借鉴了以前更古老的史书形式(老本的几部史书似乎都不像可以给他启发,但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看到的东西已经很少,而他那个时代,虽然经历了秦汉交替的变乱,民间和政府却还有很多古本流存). 在现代的中国,<史记>几乎是被视作是一部文学作品在看待.不错,就文字来说,<史记>的确很清新,但就其文学价值来说,却还没有后世的一些史籍大.它里面有许多新鲜的叙事方法,然而之所以会新鲜,只是因为它是一部开宗立派的史家巨作,里面一切手法只是为了确立这个目的而用.后世有许多文学作品借鉴了<史记>的一些笔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由此却不能推出比---因为文学移植过<史记>里的不少东西,我们就连带推论说<史记>本身就是一部绝妙的文学典籍,这简直在开玩笑.这些论调里面最有力的支持者是鲁迅,他说过<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就因为这句话,给很多人壮了胆.然而鲁迅还有一句是史家之绝唱,这才是他真正强调.<史记>尽管像离骚一样重要,但那只是在史籍中,并非它真的成了文学典籍里的另一部<离骚>. 在此,我想评论书里面的几个人物 第一位是留侯张良.他出身很富贵,也遭遇很多不幸,最后终于改掉了最初的莽撞脾气,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些在苏轼<留侯论>里也有所叙述.但是我们看他的传记,却发现,当他改掉了莽撞的脾气后,就成了一个圆滑的人.至少是内心深处是圆滑的.他会想怎么明哲保身,他会故意卖傻去学仙. 第二位是刘邦.书里有讲他一些神奇传说(当然是胡扯),不过他本人的确是个很奇怪的人.他毛病多得不行,贪财好色好酒,又爱骂人,不讲道义,但却有足够的眼光(当然这种眼光的选择中,含着不少投机成分).东汉初年的马援曾对自己的首领的隗嚣说,汉光武帝刘秀什么都好,就是太知礼守法,不如刘邦这样无赖.隗嚣听了很生气,以为马援在捧刘秀.其实马援当时或许岁枯说的实话,因为刘邦就是靠这一份无赖才成就了西汉大业. 第三位是孔子.孔子的大名叫了几千年,子稿弯孙也繁衍了五六十代,他在中国的地位实在盖过了几乎所有的帝王.然而我却不知道他原来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猛士,是一个喜欢策动叛乱的革命分子,他的身世有人说是私生子,这或许是真的.他有哥哥,但不同母亲.他的生母比他父亲小很多,两个很可能是私通生了他. 我从书里还得到了一些知识,就是中国的苜蓿是张骞从西域的大宛国带来的.大宛的汗血马很有名气.而大宛的宛'字读做鸳. 刘邦赢得应该,我歌颂刘邦 项羽和刘邦都是上千年前的人物了,现代人依然会对他们评头论足,可见二人的魅力,要是他们是现代人,那fans团绝对超过超级女生!这就是古人的魅力吧!
但是对项羽和刘邦褒贬不一,大多数人是歌颂项羽,而贬刘邦。这可能也是推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最好例证,但是我不这么想,我依然要歌颂胜者刘邦!可能现在人歌颂项羽就是因为项羽单纯,仁慈;而刘邦傲慢,轻视别人,心计很深。但是这在古代刘邦的特点应该是标准帝王特点,并且刘邦善于用人,而项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正如刘邦对高起和王陵所说,他取得天下的原因就是任用了张良、萧何和韩信,而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用。就这点我完全可以说刘邦取天下当之无愧,值得我去歌颂!并且,刘邦成功脱离鸿门宴,可见刘邦的智谋和周围人对他的忠心,这样的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应该得天下。 项羽呢?在临死一刻也不承认是自己的过失而失去了天下,认为是老天要亡他,看到这,我真觉得可气,至少这点项羽就不值得我们学习! 即使让项羽得到了天下,或许也会想秦朝一样很快亡国。虽然项羽并不残暴,但是他不能选贤用能,嫉妒心理强,听信谗言,说起来很象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让这样的人得天下,诸侯不会信服,谏臣无法在朝中立足而投奔诸侯,战乱同样一触即发,苦的可还是百姓啊! 刘邦得到了天下,把天下治理的很好,虽然依然有诸侯的反叛,也如昙花一现,没有影响百姓的安居乐业,国家的繁荣富强。就是大汉朝带来了中国最强盛的时期!这样一个建国君主,太值得人们歌颂了!我更是要歌颂他!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同样赢得了当时的民心,他的成功是民心所向的结果,这在《史记》中用详细记载。不仅民心,刘邦更得了臣心,使各地贤能之士都归附他,这也是的得天下的必要条件之一,他得天下我认为是最好的结果。
刘邦和项羽要是是现代人,确实项羽会更受欢迎,因为他的单纯、仁慈是最受现代人欣赏的,但他们必定生活在古代,是帝王的人选,因此我歌颂刘邦!